由祢衡击鼓骂曹想到的——探寻三国人物背后的故事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qvj2lq49k0/1cbe7c8268e14f39991dca2c03c1abef~tplv-tt-large.image?x-expires=1975963241&x-signature=3uosv0tquFco2wciQD%2FQRPhQpjo%3D《三国演义》里说祢衡英才卓识、博闻强记,同时又性情刚傲,对位高权重的曹操,他也不放在眼里。有一次,曹操大宴宾客,令祢衡击鼓,企图借此侮辱他。祢衡竟裸体击鼓,并当众责骂的曹操品行,使其大出其丑。曹操欲借刀杀人,将祢衡交于刘表,被刘表识破,遂将祢衡交于江夏太守黄祖,后来,祢衡被黄祖所杀。
祢衡和杨修、孔融都是名士,有才,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恃才傲物,最后结局都很悲惨,那么,在职场上,从祢衡之死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呢?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qvj2lq49k0/ddc18ae6ea3b44ada545d8085befbbed~tplv-tt-large.image?x-expires=1975963241&x-signature=aqYVImdLR6hdzdaV1EfJ9wajqS8%3D
首先要尊重领导,特别是直接上司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人在职场,如果和领导特别是自己的直接上司搞不好关系,你的仕途也就到头了。记住一点,你的能力再强,本事再大,如果恃才傲物,顶撞领导,都是非常愚蠢的。祢衡不知道这一点,投奔曹操后,不被重用,整天牢骚满腹,最后竟然发展到大骂领导的地步,曹操怀恨在心,但又不能亲自杀他,那样就会坏了自己礼贤下士、爱惜人才的名声,所以来了个借刀杀人,祢衡再有本事,也落个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,所以,千万不要跟领导斗,否则,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其次要懂得守规矩、知敬畏。做人要有底线,要守规矩、知敬畏。孔子曾说,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心存敬畏的人,有做人的原则,绝不突破道德的底线。 做人,有所为、有所不为;什么该说,什么不该说,不慌不忙,进退有度。祢衡就不知道这一点,光顾着自己痛快了,把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,不光骂,还一边击鼓一边骂;不光骂,还在大庭广众之下骂;不光骂,还一丝不挂地骂。作为领导的曹操,没有当即杀了他,就够大度的了,若是常人就会这么做的。工作中,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,面临各种问题和矛盾,特别是当有人刺激你发火时,怎么办?是拍案而起,像祢衡一样骂他个痛快淋漓,还是冷静思考,拿出处理问题的办法,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qvj2lq49k0/0313ebe5fcff43be85f523a492a3c8ea~tplv-tt-large.image?x-expires=1975963241&x-signature=iHaqc9HieinfKG6AJdqcFYIkrL0%3D
最后要常自省。祢衡那么有才为什么得不到曹操的重用呢?祢衡有没有从自身找找原因呢?肯定没有,不然,他也不会走向极端。假如祢衡能够自省一番,多从自身找找原因,尽快适应曹操的领导方式方法,也许就会是另外一个结局,历史不能假设,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,这就要求我们,如果和领导想法不一致的时候,要多请示汇报,多沟通交流,尽快适应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方法,这样就会赢得领导的信任。
除此之外,祢衡之死也并非一无是处,至少还给后人留下了“击鼓骂曹”的成语典故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