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|掌握养生六法 换季保养正当时

2022-3-9 21:0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749| 评论: 1

中医的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人与天地相参也,与日月相应也。”意思是说,人要遵守、顺应大自然的环境气候规律而养生。


寒冷的冬天过去,万物生发的春季来临。冬春之交,乍暖还寒,气候多变,容易诱发各种季节性疾病;春节期间,喧闹、起居失常、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对身体带来很大伤害。此时,人体养生就显得格外重要。


冬季春季养生要点不同


冬季,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,从立冬至立春前,包含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六个节气。冬季严寒凝野,朔风凛冽,阳气潜藏,阴气盛极,草木凋零,蛰虫伏藏。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,成形胜于化气,因此冬季养生之道,应着眼于一个“藏”字。


为保证冬季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,首先要求精神安静。在起居方面,要早睡晚起,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以利阳气潜藏,阴精积蓄。在防寒保暖方面,也必须根据“无扰乎阳”的养藏原则,做到恰如其分,既不过于单薄而耗阳气,又不过厚导致腠理开泄,阳气无所潜藏。在饮食方面,以滋阴潜阳、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,如谷类、羊肉、鳖、龟、木耳等。在运动方面,应持之以恒进行身体锻炼,但要避免在大风、大雪、雾露中进行。


春季,为四时之首,万象更新之始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,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春回大地,阳气生发,冰雪消融,蛰虫苏醒。自然界生机勃发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春季养生,在精神、饮食、起居等方面,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,着眼于一个“生”字。


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,更忌情怀忧郁,要做到心胸开阔,乐观愉快。在起居方面,要夜卧早起,松缓衣带,舒展形体,同时要根据气温加减衣物,不可顿去棉衣。在饮食上,为扶助阳气,宜食辛甘发散之品,不宜食酸收之味。


季节交替时的养生重点


调养肝木
肝属木,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。若能在春季调养好肝脏,可以增强免疫力,让身体全年都能维持在最佳状态。


调养肝脏要特别注意保持情绪开朗。肝脏喜条达、恶抑郁,如果不注意情绪的控制和调节,肝气郁结,则容易致病。如情思不畅、心情压抑,郁而化火,导致肝阳上亢,血压升高,患心脑血管病者还容易引发脑卒中。


防治风邪
春季多风,所以春天防病,首要防风。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,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。如夹杂热邪,就会因受风热外邪而发生风温病(如流感等)。


春季防病的根本在于提高免疫力,特别是儿童、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。除采取体育锻炼、饮食调节来强身健体外,还应注意规律作息、早睡早起。


此外,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,室外活动时应注意做好防护,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、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活动。


清除内毒
春天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。经过冬天的蛰伏,特别是春节期间的暴饮暴食,身体容易积累垃圾和毒素。因此,在春季有目的地减轻体内毒素对身体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。


在春季的保健中,要多食以辛甘为主的食物(如生姜、大蒜、葱、花椒、辣椒等辛辣之物和蜂蜜、党参、大枣等甘甜之物)。少食凉菜,少饮酒,忌过酸,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

规律作息
在春天到来之时,人体阳气渐趋于表,皮肤舒展,末梢血液供应增多,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多,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,肢体感觉困倦,即我们常说的“春困”。此时切忌贪睡晚起,否则不利于阳气升发。为了适应这段时期的气候转变,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,经常到室外绿地、公园中散步,亲近大自然。


宜缓微汗
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天是增强体质的最佳季节。此时空气清新,最有利于吐故纳新,充养脏腑。春季加强锻炼,可以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,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,同时还可以令人思维敏捷,不易疲劳。但需注意冬春交替之际,寒气仍然很重,应以节奏和缓的运动为主,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宜,并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。


季节交替时的养生重点


防寒保暖
早春时节,气温逐渐回升。部分年轻人喜欢“轻装上阵”,但是春季气候变化无常,忽冷忽热,加上冬季刚过,身体代谢功能较弱,不能迅速调节体温,因此,这段时间还是应该兼顾“风度”“温度”,不要过早把身体暴露在寒风之中。


“春捂秋冻”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。在冬去春来季节交替之际,尤其应该注意3个部位的防寒保暖。


手腕 在手腕处,有一个被称为神门穴的穴位,是人体内元气循环经过和停留的穴位。若神门穴受凉,就会影响元气的循环,元气循环不顺畅,必然影响全身血脉的输送,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。早春时节,早晚气温落差较大,脱去冬衣后应该注意捂好自己的手腕,以此来保护全身的血脉。


腰部 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。早春时节,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,防止因受寒而影响肾脏的健康或引发腰痛等不良症状。


腹部 腹部有许多重要的脏器,比如脾胃,同时也是人体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之一,极易受到湿寒的入侵,所以在早春时节,为了脾胃的健康,一定要捂好腹部。


通风换气
室内门窗关闭时间过长,空气容易变得浑浊,给各种病菌的滋生提供条件。早春时节最好能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一次,时间15分钟左右,及时补充新鲜空气。通风时要注意防寒,特别是屋内的老年人和儿童要及时添加衣物。


食醋熏蒸
随着阳气的萌动,细菌、病毒等各种致病微生物活性增加,因此春季是感冒、流感、麻疹、水痘的高发季节。对于这些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,可以在家中采用食醋熏蒸的方法进行预防。熏蒸时应注意紧闭门窗。


冷水洗脸
实践证明,坚持用冷水洗脸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手段。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严冬季节用冷水洗脸有点难以忍受,但春天来到,气温回升,正是养成这种习惯的时候。


热水泡脚
足部也被称为“第二大脑”,布满密集的神经反射区。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,放松神经,促进睡眠,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。泡脚的水温最好控制在45℃左右,泡脚过程中可以随时增加热水,以能耐受为度。


饮食调养
饮食应依据食物的五味及季节不同进行调配。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,饮食宜选用辛、甘、微温之品。春季饮食应避免食用油腻生冷之物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。

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大意是说,只要保养好正气,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。在气候多变的冬春交替之际,更要注重养生保健,以健康的身体状态去感受春天的美好。


来源 | 中国医药报
全局签名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上一篇:初夏养生重在养阳 5个养生方法要知道

下一篇:5个比运动走路还养生的方法,简单且利于长寿,留心记下

sitemap.txt | sitemap.xml | sitemap.html 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彩虹邦人脉系统 ( 皖ICP备2021012059号 )

GMT+8, 2024-4-29 18:42 , Processed in 0.181353 second(s), 46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